2021年7月22日上午9点,在四川音乐学院新教学楼6楼智慧教室里,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李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名为《四川扬琴的知识结构与术语体系》的学术讲座。本场讲座为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“2021年度四川扬琴传承人驻校传承工作坊”课程设计中“四川扬琴基础理论”版块的首场讲座,讲座由杨晓教授主持。
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,杨晓教授以她与主讲人李伟等在本次工作坊课程设计前关于“依照传统的四川扬琴传习方式”(在体验中提取理论)还是“依照学校教育体系”(先理论,后体验)安排课程的争论引入,强调了课程设计的目的。她希望大家在本场关于“四川扬琴的知识结构与术语体系”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,在下午的传习课程中体验、消化。
随之,主讲人李伟做了一番简要的自我介绍。他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,因写作毕业论文(指导教师:杨晓教授)与四川扬琴结缘,并在毕业后继续学习四川扬琴。而今他在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工作,同时他还是一名掌握扬琴、鼓板、三弦这“三方”乐器的四川扬琴青年演员。而本场讲座就是他在近十年的时间中学习四川扬琴的阶段性成果。
本场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四川扬琴的“历史源流”“流派”“艺人”“曲目”“唱本”“五方”“四川扬琴音乐”等方面,而关于“四川扬琴术语体系”的内容则贯穿于整场讲座中。
在讲座的开始,李伟以《四川扬琴史稿》一书中五张复原绘画图片为例,讲述了四川扬琴从洋琴荡子、荷叶洋琴、渔鼓洋琴、清唱洋琴到五方定型的四川扬琴的历史发展过程,并对四川扬琴是否确实经历了这样的历史发展过程提出疑问。他认为,目前没有足够的史料支撑此结论。四川扬琴目前可考证的历史可追溯至 清嘉庆年间杨燮所作的《锦城竹枝词》,通过此诗可确定四川扬琴的历史至少有200年。
其后,李伟讲到四川扬琴的流派。四川扬琴分布于四川多地,按地域它可分为省调和州调:省调以成都为中心,州调则主要流传于除成都以外的其他地区,如泸州河、川北、川东等;按河流分布,则有上河、中河、下河的划分。而成都省调扬琴在新中国成立前又有南会和北会之分。南会扬琴主要流传于东华门一带,北会扬琴主要流传于童子街一带。1920年后,这一流派划分逐步淡化,合二为一。此外,四川扬琴按专业与否又被称为“堂派”和“业余派”,“堂派”是指由慈惠堂瞽童教养所培养的四川扬琴专业艺人,“业余派”主要指“玩友”(爱好者)。另外在四川扬琴中,还有唯一以艺人命名的流派——以李德才先生命名的“德派”。其后,李伟还展开讲述了慈惠堂的艺人与班次、四川扬琴艺人师承关系、著名艺人等。
关于四川扬琴的曲目与唱本,李伟提到“四川扬琴曲目丰富,据传有300多折,以三国戏居多。其中,既有单折戏,也有《绣褥记》《玉簪记》《回龙阁》《琵琶记》《清风亭》等成套的连台本。”在讲述过程中,他还针对术语“黄本”(由黄吉安创作的川剧和扬琴剧本)等展开论述。
要认识四川扬琴艺术,李伟提出,“五方”是需要被重点了解的术语。“五方”具有双重概念,它既指扬琴、鼓板、三弦、小胡琴、二胡五种乐器,也指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五种人物角色。四川扬琴是说唱(曲艺)艺术,主要通过嗓音和声腔刻画不同的人物。李伟进而讲述了“大嗓”“小嗓”“本嗓”“假嗓”“堂音”“窄音”“虎音”等术语概念。
其后,李伟围绕“大调”“小调”及“器乐曲牌”三方面展开,讨论四川扬琴音乐。他首先梳理了板腔体概念,并提出,学术界所普遍认为的“板腔体是以上下句唱腔为基本单位,按照一定的变化原则展开”的观念放在四川扬琴中并不适宜。四川扬琴的“大调”是板腔体,基本句为起承转合四句,并非上下两句。《中国戏曲音乐作品分析》一书中将“板腔体”定义为“以‘基本腔’做各种不同节拍、节奏的变化”更为准确。在节奏方面,他首先介绍了“板眼”“板”“眼”等概念,以及“一板七眼”“一板三眼”等不同板式的标记方式,并现场示范教授各种板式的点眼方法。
主讲人:李伟
此外,他还介绍了四川扬琴“大调”的常见结构,以及“大调”中“六板头子”“五板头子”“四板头子”“懒翻身”“大过门”等具有前奏或间奏意义的过门音乐。同时,他还围绕“立四柱”“五句腔”“数句子”“放腔”“大腔”“么腔”“苦平”“甜平”“犯苦”“回甜”等术语展开分析并示范演唱。其后,他继续介绍了四川扬琴中的“小调”(又称为“月调”)以及四川扬琴器乐曲牌等。
李伟强调,在他学习与研究四川扬琴的过程中,由于参与了由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主持的“中国传统音乐‘乐语’系统研究”课题这一契机,使得他找到了“以局内人的表述切入研究”的方式。而在本场讲座中,围绕“乐语”(术语)的讲述也是本场讲座的亮点。在讲座的最后,李伟介绍了四川扬琴中的表演术语“一张脸”“一唱、二白、三丝弦”“讲为君,唱为臣”“倒字”“偷气”“黄凉左扛外加顶板”“扎板”“扎眼”“打引子”“叫板”等,润腔手法术语“哈哈腔”“懒弯弯腔”以及扬琴演奏术语“咕噜儿”“蒙舵子”等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本场讲座进入尾声。主持人杨晓教授在对李伟的讲述表示肯定后,希望李伟以一段话结束。李伟分享了自己“从书斋到田野,从田野到舞台,从舞台到书斋”的学习经历与心路历程,他说“这是一段很曼妙的过程!感谢导师杨晓教授为我指明这条方向,感谢四川扬琴的老师们对我倾囊相授!”
二、坐地如何传情——四川扬琴行当与歌唱
2021年8月11日上午10点,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“2021年度四川扬琴驻校传承人驻校传承工作坊”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。本场讲座是工作坊系列基础理论讲座的第四讲,由四川省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李伟主讲,主题为《坐地如何传情——四川扬琴行当与歌唱》。讲座由杨晓教授主持。
本场讲座的内容包括“何谓歌唱”“何谓行当”“四川扬琴中的行当与歌唱”“四川扬琴中的特殊润腔手法”“四川扬琴的歌唱观念”五个方面。
在引言部分,李伟首先提出三个问题,“什么是歌唱行为?只有人有歌唱行为吗?世界上有多少种歌唱方法?”学员针对这三个问题展开讨论。之后,李伟结合京剧与川剧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了传统戏曲概念中的“行当”,并介绍了行当的概念及其内部的具体分类。由此,引入四川扬琴中的行当与歌唱。
李伟讲道,四川扬琴中的行当有不同分类标准:按行当角色可分为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,按声腔可分为小口和大口或男腔和女腔,按角色性别可分为女角和男角。“不同的曲目,会有不同的人物,不同的身份,不同的年龄,不同的职业,不同的性格,不同的遭遇,不同的情节……这种种的不同便产生了不同行当的不同类型的歌唱状态。”
之后,李伟以“德派”为例讲述了四川扬琴中的特殊润腔手法,并重点介绍了“德派”较多使用的懒弯弯儿腔、哈哈腔、铁门坎儿。
关于四川扬琴音乐中的歌唱观念,李伟强调,“和而不同”。他说“四川扬琴的演唱是戴着手铐和脚镣跳舞,它的唱腔框架是较为固定的,但在演唱中要求不能句句一样,千人一面。同一句腔,要有不一样的唱法。师父教了我的腔,她自己以后就唱另外的腔了。”
最后,李伟讲到男旦的特殊意义与审美价值。他认为,“男旦的产生不仅仅是封建时代下对女性的禁锢,其中更包含了传统的审美,和对声音的选择与追求。男旦与女旦的不同正在于男旦更强调表演、创造他认为美的角色,而女旦更多是再现。”
文案:李伟
摄影:邹雨含
地址:成都市新生路6号
邮编:610021
电话:028-85430202
传真:028-85430722
地址: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
邮编:610500
电话:028-89390026